回想一下上次你听过的毕业典礼演讲。就算记不清内容,估计也就是勇往直前不怕万难之类的老话。用意当然是好的,但说白了,越听越想打瞌睡。
那么,去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詹姆斯.E.莱恩的毕业典礼讲话是为何能成为一股清流(仅仅在Facebook上就广为转发,浏览量超过800万)?因为他简明扼要地谈到五大问题,不仅对工作,对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至关重要。
莱恩的新著《人生思考题:哈佛教育学院院长提出的5+1个人生重要问题》(Wait, What? And Life’s Other Essential Questions)正是基于那次演讲而作。书的篇幅不长,坐飞机从纽约飞到匹兹堡的时间就能读完,其中包含的真知灼见却发人深省(而且趣味横生),读者可从中了解五大关键问题如何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和事业。
Monster最近与莱恩聊到如何适时提出这些问题,帮助在事业上做出明智决定,避免决策失误。
排在第一位的问题“等等,你说什么?”看来和求职息息相关,不是吗?
当然,因为要请对方解释工作内容,增进互相了解,便可以用这句话开头。求职者,尤其是年轻人都希望表现得自信,所以不敢多问应聘的工作实际性质,结果一上手才发现各种意料之外。
求职者不应该畏首畏尾,请直截了当地提出一系列问题,比如你会有大的自主权,上下级汇报关系,用人单位希望你工作多少时间,以及具体的工作内容等等。
求职者很容易想当然地以为自己胜任某份工作,实际上却不适合,发挥不了自己才能。这种情况一定是出了问题。
“我想知道……?”对求职有什么影响?
求职者的搜索范围常常太过狭窄,没法全面地认识自己的技能和才华。所以,为了充分挖掘潜力,求职时不妨多问问自己“我有没有可能做这种工作”。
很重要的一点是经常问。有了一定资历后,职场中人的好奇心会变少,更愿意维持现状。我刚担任教育学院院长时完全没有相关工作背景(此前在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任教15年),于是我经常问“我想知道……”,问得实在太多,我相信当时应该让很多人厌烦。但在大部分企业里,这个问题还是问得太少。
从您的书来看, “至少,我们是不是能够……?”好像是您最看重的问题。为什么?
我确实最爱问这个问题,不管是在工作场合还是在家。无论什么新项目,你都无法预见到最后的结果。但如果要等到完美无缺的方案再行动,项目可能会一直停滞,连启动的机会都不一定有。因此,多问问“至少,我们是不是能够……?”起码能立刻开始。
解决纷争时,“至少,我们是不是能够……?”也是个好问题。通过问“至少,我们是不是能同意……?”,可以找出各方共同的立场。这是搁置争议重新行动起来的好办法。
为什么“我能帮什么忙?”这个问题在职场很重要?
首先,这是真诚主动地提出帮助。大多数人会说“有帮得上忙的地方就叫我”,简直就是在暗示对方别来麻烦自己。其次,这是问具体什么地方可以帮忙,鼓励对方想清楚哪里需要帮助。有时人们只是需要发泄,这时认真倾听也是一种帮助。
让我们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谈谈“真正重要的是什么?”这个问题。能有什么帮助?
这个问题对求职特别有帮助,因为可以理清重点。你想在哪里生活?你能忍受通勤花多长时间?你想靠这份工作挣多少钱,或者需要挣多少?在事业与生活平衡对你有多重要?
诚实面对自己,如果工作相关条件跟你的真心答案并不不符合,就鼓起勇气拒绝。很多人之所以工作不开心,正是因为入职以前没认真考虑哪些对自己最重要。
这个问题也适用于工作中一些场景,比如开会。如果在开会前你已经想清楚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如何实现,开会的效果会好得多。一旦想清楚,或许你会发现有些问题根本不需要开会解决。
相关产品:
- 经理人参阅:人力资源管理
- 经理人参阅:人员管理
- 经理人参阅:企业战略管理
- 经理人参阅:企业文化建设
- 经理人参阅:企业管理实务
- 经理人参阅:创业管理学
- 经理人参阅:商业模式与商业思维
- 经理人参阅:团队管理
- 经理人参阅:情商与社交
- 经理人参阅:领导力提升
- 经理人参阅:市场营销
- 经理人参阅:项目管理
- 经理人参阅:精读MBA
- 经理人参阅:绩效管理
- 经理人参阅:销售与销售管理
- 经理人参阅:谈判
- 经理人参阅:有效沟通
- 经理人参阅:科学决策
- 经理人参阅:变革管理
- 经理人参阅:创新
- 经理人参阅:自我管理
- 经理人参阅:演讲与口才
- 经理人参阅:人才管理
- 经理人参阅:决胜职场
- 经理人参阅:财务基础
- 经理人参阅:精读德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