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汪如顺刚创立TÜV莱茵广东公司时,格力做一款窗式空调的认证需要耗时半年。
时间到了2016年,已经担任TÜV莱茵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的汪如顺说:“猜猜现在一款窗式空调认证时间是多久?半个月!”
从他的表情里,人们很容易读出对于中国制造的骄傲。这里面也有TÜV莱茵的一份功劳:从1994年格力第一单出口产品的认证开始,这家国际领先的检测认证机构便与之并肩作战,所提供的全方位解决方案涉及安全、性能、能效、安全评估、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培训与咨询等诸多方面。
从格力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在质量上的持续努力和改善。然而,为什么日本马桶盖会长时间占据媒体头条?对于中国制造,国人为何还是投以不信任的目光?
我们缺什么?
“质量问题不能过度渲染,今时今日,很多奢侈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所以我相信绝对不是我们的企业没有能力生产出合格产品!”
那么,不缺能力的中国企业到底缺什么?人们通常倾向于简单批判中国企业的商业道德,但汪如顺却看得更广更远,将重点放在了法律与职业教育制度上。毕竟指责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分析问题的关键点却需要更多智慧。
中国制造乐于将德国制造树为标杆,曾留学德国的汪如顺对比中德两国的情况发现:在德国,与质量相关的法律法规相当严苛,有非常成熟的市场监管机制以及投诉举报渠道;在法律的实施上,德国人也总是照章办事,显得十分“无情”。而中国还需要对质量问题严执法、重处罚。
那么,中国政府不重视质量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在去年9月,质检总局启动了为期两个月的“质检利剑”消费品专项集中打假行动,检查生产企业6702家,诸多质量违法行为倒在了质检利剑之下。纵观历年的各种打假活动,均是成果硕硕,但由于不具持续性,常常在引起人们的热议之后很快便归于平静,并不能触动企业那根质量的神经。
汪如顺认为,德国制造的高质量也与其独特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有关。在德国,半数以上的年轻人在接受常规学校教育同时,也要在企业中接受职业培训,这些“学徒”们日后会成长为高质量的技术工作者。而在中国,年轻人中的普遍风气是高中毕业后去挤象牙塔,并向往毕业以后去做公司白领、成为工程师或者留在高校从事科研。
“其实TÜV莱茵并不只做产品认证,我们还是德国最大的在职成.人教育机构。在德国我们有10所职业院校,30多个专业,每年为德国培养几千名年轻技术人才。在国内,我们也跟很多企业和大专院校合作,今年还推出了在线培训课程。”借助于像TÜV莱茵这样的知名机构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中国制造的质量建设或能打下更坚实的人才基础。
铜管还是铝管?
什么是“质量问题”?
《产品质量法》中规定产品质量问题大体分为两类:产品不适用和产品不安全。前者是由于产品的瑕疵而形成的,后者是由于产品有缺陷而形成的。
但消费者往往将自身遇到的关于产品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质量问题。有这样一个有趣的案例: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受理了一位消费者对冰箱质量的投诉,消费者说,他买的冰箱虽然已过保修期,但因厂家在生产制作时以铝管代替铜管制冷,导致寿命减短,从而让他在只使用了四五年的情况下,花高价更换配件,使其承担了较大损失。
但一位质量领域的资深人士却认为:企业如果采用铜管,能耗会增加,价格也会更高。在消费者已经从更低的能耗和更低的售价中得到了实惠的情况下,这种维权属于过度维权。
这似乎不太符合消费者对于物美价廉的期待。但汪如顺认为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从检测认证的角度来分析,更换材料不是一个关键的点,因为它们都有相对应的安全、能效和耐久性测试要求,以确保产品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如果商品符合我国市场的3C认证要求,使用的材料也与当初检测认证时的技术材料一致,这个产品便是“合格”的产品。
在汪如顺看来,之所以会出现以上案例,是由于中国存在着多种消费层级:有很多人开豪车,也有很多人可能连车都买不起。有些产品使用的材料并没有那么精良,外观看起来也粗糙,这类产品同样可以满足其服务的消费层级,当然前提是必须符合产品安全要求,这是底线。可见,忽略消费层级的问题,将板子都拍在质量身上,其实是不公平的。
但汪如顺同时也提到:作为企业家,必须要看到这个市场的未来。在国家“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增长思路下,中国迟早会步入品质消费时代,企业也需要不断引领市场。
可穿戴那些事
在我们的朋友圈里,一定活跃着一些“民间科学家”,他们积极地在进行各种“科普活动”: XXX有辐射,会让人精神不振;XXX会致癌,赶紧丢掉吧……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潮导致市场上出现很多以前闻所未闻的新产品,消费者可能对这些新产品的安全问题存在疑虑或误解,这就需要第三方机构通过检测手段和测试数据来给大家一颗定心丸。”汪如顺以可穿戴产品为例,“因为直接接触皮肤,所以很多人对它的安全问题相当在意。”
在这中间,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制定相当的技术标准,对其进行规范和引导,TÜV莱茵就曾推出全球首个可穿戴设备认证标准。
“我们的专家会根据多年的技术沉淀,将企业原本没有想到的技术或安全问题提出来,综合方方面面的法规要求形成标准,尽可能降低消费者受到伤害的可能性,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这让我们意识到,在这个万众创新的时代,不光是企业,第三方认证机构也以自己的方式在引领着创新。
相关产品:
- 经理人参阅:人力资源管理
- 经理人参阅:人员管理
- 经理人参阅:企业战略管理
- 经理人参阅:企业文化建设
- 经理人参阅:企业管理实务
- 经理人参阅:创业管理学
- 经理人参阅:商业模式与商业思维
- 经理人参阅:团队管理
- 经理人参阅:情商与社交
- 经理人参阅:领导力提升
- 经理人参阅:市场营销
- 经理人参阅:项目管理
- 经理人参阅:精读MBA
- 经理人参阅:绩效管理
- 经理人参阅:销售与销售管理
- 经理人参阅:谈判
- 经理人参阅:有效沟通
- 经理人参阅:科学决策
- 经理人参阅:变革管理
- 经理人参阅:创新
- 经理人参阅:自我管理
- 经理人参阅:演讲与口才
- 经理人参阅:人才管理
- 经理人参阅:决胜职场
- 经理人参阅:财务基础
- 经理人参阅:精读德鲁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