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跨境并购如何走?听听他们怎么说

2016年3月28日

  2016年,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呈现井喷态势,总体投资规模上升,参与主体更加多样化,民营企业成为新兴力量,投资领域由原来的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延生到了科技、娱乐、保险等更多领域。

  3月25日,在博鳌亚洲2016年年会上,来自多个国家的金融领域专家就亚洲资本的全球化话题进行了一场颇有意义的思想碰撞。他们提到的关键词是:民营企业,多元化,价格,增值服务,高杠杆。

  个人跨境投资越来越普遍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2016年以来,中国企业跨境并购支出为1020 亿美元,而2015年跨境并购总支出为1060亿美元。其中以美国企业为收购标的的案例36宗,交易额为390亿美元,超过2015年全年交易额170亿美元。

  摩根大通亚太区董事长NicolasAGUZIN认为最近几年中国企业在走出去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直接对外投资的涉及的领域来看,中国企业从过去的以大宗商品、基础设施为主到近几年进入到保险、服务、高端产品、高新技术等领域;投资从原来的主权财富基金主导的对外投资到现在各类私募基金积极参与。此外由于亚洲国家储蓄率非常高,随着市场的开放,个人投资者进行境外投资收购的现象就越来越普遍。目前中国沪港通的开通以及不同投资协定的建立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的对外投资渠道。

  回顾过去中国对外投资经历了三个阶段。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赖小民介绍,80年代初到2000年以前,中国对外投资仍属于初级阶段,整个累积起来的对外直接投资不到三百亿美金;第二阶段是2001年到2008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经历了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对外直接投资越来越多,在2005年中国对外投资余额突破了一百亿美金;第三阶段是2009年到现在,随着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对外投资走出去战略的实行,中国企业直接投资增长很快,到2015年对外投资余额超过万亿。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民营企业成为走出去的新兴力量。2014年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同比增长了295%,交易数量为192宗。而2015年,民营企业交易数量激增至367宗。

  在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李若谷看来,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规模的考虑,一些企业在国内的发展遇到一些阻力或者国内的利润率低于在国际上的利润率,使得企业需要通过投资收购发展海外市场。另外一方面是出于技术考虑。有的企业需要增加研发,提高技术水平,因此它希望去收购一些在技术研发方面有特长的企业。”

  此外,价格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其表示,“现在中国企业去国外并购比较多,主要是现在国际市场价格较低迷,导致有技术含量、有研发能力的企业价格比较低,这是主要的因素。”

  如何避免估值过高?

  虽然跨境并购之风骤起,但其中仍然存在很多风险。其中,中国企业对被收购企业估值过高的问题一直饱受外界质疑。

  “我认为中国企业在国际交易当中资金还是比较充裕的,全球的资本市场流动性是非常充分的,然而跨境并购真正的瓶颈不在资金上。资金往往是最容易获得的,而多年积累起来的品牌形象、经验等则是更加难得的东西,如果能将这些专业知识或者品牌加上中国的资金会对中国的消费者特别是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诸如娱乐行业、休闲行业、媒体行业、旅游*行业、酒店、等行业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商业机会。”在博鳌论坛NicolasAGUZIN说道。在其看来,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能使得并购价格变得更为合理。

  同时,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Nicholas LARDY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也谈到,一些中国企业在着手并购一家海外企业或者资产时,并没有按照惯常的做法进行尽职调查,因此对被收购公司没有合理的估值判断。

  除此之外,其认为在跨境并购中,收购企业自身杠杆偏高也将带来很大风险。“在过去7-8年中杠杆率居高不下,而且增长的速度非常快,但是杠杆很高的情况下资金使用效率却并不高,因此很多企业在此过程当中出现资产负债过高的问题,一些大的企业相对资产来说债务比例是非常高的,而在并购过程中过桥资金仅仅是短期过渡用的,虽然企业可以通过未来IPO来降低负债风险,但市场有的时候在全球范围内是不确定的,若IPO没有成功的话,企业会因为存在的短期过桥资金而无法进行再融资,使得企业面临着破产的风险。”

  此外,在赖小民看来,随着跨境资本交易规模越来越多,如何建立跨境资本监管和国际合作变得必要。其谈到,“现在很多走出去的企业带有一点盲目性,特别是中国的企业走出去面临很多风险,如政治风险、宗教文化、价值观,国别的风险、项目风险等,现在这些方面的问题不断显现,不管中国的企业走出去还是外国的企业走进来,都面临加强监管的必要,特别是目前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势头是很好的,怎么做在岸和离岸市场建立跨境资本流动的体系很关键。”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