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加不进去怎么办?!

2016年4月12日

  不管你愿不愿意,互联网正颠覆整个世界。中国正积极布局产业转型,“互联网+”正作用于各行各业。然而,对于大多数传统企业的老板们,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互联网+,我‘加’不进去啊!”

  如何在这场技术带来的时代变革中存活下来,成为企业的头号难题。是成功进阶智能化,还是沦为时代牺牲品?3月27日,第五届岭南论坛上,“互联网+”服务平台中国工控网CEO李小勇分享了他的经验和见解。他认为,任何一个企业在急着“互联网+”之前,应先弄清这三个问题:

  1、“互联网+,对我而言是什么?”

  李小勇认为,无论是“智能制造”,还是“互联网+”也好,它不单单是一个概念。对传统企业来说,不能为了“互联网+”而“加”。最重要的是,企业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市场的根本需求”。“滴滴打车解决的是出行需求,它的痛点是消费者出行难、打车难。使用互联网技术,只是实现这一需求的手段;再比如,时下最火的互联网金融,它解决的是供应链的金融流通的问题,把互联网作为提供金融服务的一个平台。这些企业都是把核心需求放在第一位的,而互联网只是作为手段或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切不可舍本求末,为了互联网+而被动转型。”

  2.“工业4.0之路,我正处于哪个阶段?”

  工业4.0是中国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这场技术变革,要求传统制造要向“智能制造”升级。然而其征途艰难,中短期难以突破。李小勇对当下中国传统制造企业进行了客观的对比分析,他认为,对于处于不同阶段的企业来说,实现智能化,所花费的代价是不一样的。然而,受制于劳动力、资源、能源及环境等诸多因素,许多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中的中低端。如果硬要“大跃进”,企业很有可能会提早死在路上。“企业家要问自己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自身处于工业技术层面的哪个阶段。有的企业处于工业2.0的状态,要进化到信息化技术可能还需要2-5年的实践。但当前很多企业的技术和管理还十分落后,要直接进化到工业智能化这一阶段,不是特别现实,很有可能还没升级到工业4.0就灭亡了。”

  3.“你不可能脱离整个产业生态链实现自身4.0。”

  企业与产业生态环境的关系就如同细胞和组织的关系。“作为上下游产业链中的一环,无论你如何智能化,如果没有融入到产业生态链里,企业一样是无法生存的。整个产业生态没有形成产业链,企业就像单个细胞一样,是无法孤立生存的。”因而,企业围绕全产业链战略进行布局,积极融合,才是大势所趋。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