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不少企业都喊出了“二次创业”,这些企业普遍属于初次创业成功,甚至是已经成为了行业佼佼者,但领导者对其发展速度不满意,尤其是随着组织日益庞大而带来的内耗剧增,因此希望能以创业精神来号召团队提升紧迫感、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挑战更高的目标。
但只有极少数的企业通过“二次创业”获得了大跨步的发展,其他企业则仅剩口号而已。
所以,每次有企业创始人跟我说他们要进行二次创业时,我都会问三个问题来请他们自己思考并判断其是否真的能做好。
问题一、“二次创业”是老板带头还是员工来扛?
不管是第几次,既然叫创业,都应该是由创始人带领团队来进行,但在很多企业里只是老板在喊着要“二次创业”,实际上他们自己已经没有当初创业的心态和激情,已经很久没有亲临一线倾听客户的声音,也不像创业时把每一个客户的投诉都认真对待了,反而是希望让员工像当初自己创业那种状态来工作。
作为老板,努力的方式和领域肯定与员工不同,但“二次创业”时,老板必须以身作则,需要想清楚,既然叫创业,什么方面需要归零出发?哪些业务需要从0到1来建设?要知道,毕竟现在的资源和条件已经比刚创办企业时好太多,不想清楚这些问题,很难真的有“二次创业”的状态,就好比同一个面包在吃饱了的人和饿肚子的人眼里是截然不同的,要让吃饱的人有饿着肚子的感觉是不容易的。
其实“二次创业”首先是对创始人团队的自我批判,而不是用创业精神来仅仅要求员工。
有个创始人跟我交流时说:“我们当初创业的时候,几个合伙人合租一个房子,艰苦得很,坐着公交车到处跑业务,发货都舍不得找货运公司,自己开个小货车亲自送,还背着设备爬楼梯送到客户现场……现在的员工不行啊!”
我明白他的意思,他提出“二次创业”其实是觉得员工现在的条件太好了,却远远没有他们当初那么拼,所以要让员工们感受到那种创业的紧张感和资源稀缺感,让他们知道感恩公司给予的条件,更要控制费用。
可是我不认可这样的想法,你是老板,通过努力带领团队创造更好的条件就是你的重要职责之一,不管有着多么开放平等的团队文化,在商业企业中,创始人和员工就是劳资关系,你不能指望员工扛着创始人的责任却拿着员工的利益啊!
所以,请思考清楚,是真的希望“二次创业”去突破呢,还是以此为理由来让员工们“上发条”?如果是后者,其实员工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他们也不会拿“二次创业”当回事,只是增加了很多吐槽。
问题二,“二次创业”团队是否有创业利益?
既然叫创业,那参与的团队能否享受到未来成功的利益分配呢?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已经成为诸多企业的通病。
员工们不是不能像老板们当初创业那样去拼命,但他们同样会思考投入产出,因为这个世界上不止有一家企业,拿着同样的工资,甚至低于行情的工资,要付出数倍的投入,人们在商业企业里很难做到(当然,那些为国家为社会而奉献的英雄人物不在其中,他们并不在商业企业里),毕竟工作是双向选择,你想选择好的员工,员工也希望选择条件优越的平台,人们也会通过比较来得出恰当的选择。
有位食品行业的女老板在公司里做分享,说起自己当初怀着大肚子去追回款、陪客户应酬等等多么的不容易,的确让人佩服,可是如果她因此来比较,觉得员工们的工作强度不够,自我牺牲不够,那就错了,员工们会很敬佩她的奋斗史,但最多心里想的是:“老板就是厉害,怪不得人家成功”,他们绝不可能认为自己也应该类似地去行动,员工的敬业和老板是不同的,角色和利益决定了一切。
但很多老板不懂得这个道理,认为员工在这工作,整个人的“所有权”和“使用权”都是属于他的,用到极致才好。可是,他们需要要知道,商业企业是弱约束性组织,人们是可以自由流动的。
不要轻易喊出“二次创业”,除非你匹配了相关的利益共享机制,让人们认为这是自己的事业,让他们感觉到自己是工作的主人,他们才会像老板那样去经营自己的工作,为了实现目标而不计一切代价,整天琢磨着怎样才能更好!
可是,你见过几家企业能做到让员工感觉自己是工作的主人呢?那些能做到的企业大都已经进入各个行业领先位置了,他们的领导者会尊重人性,懂得商业企业的利益交换之道,而不是靠自己单方面的臆想。
正如我经常讲的期望值理论,员工爆发动力的驱动因素有两点:一是组织目标实现后对个人需求满足的程度,另一个是对达成目标概率的主观判断。说直白些,就是员工觉得目标有机会实现,且实现后对个人利益能满足和兑现。
请记住,“二次创业”如果没有让团队看到参与创业的前景利益,他们是不会成为创业者的。
问题三、“二次创业”的目标是什么?
在一家企业的“二次创业”启动会上,老板热血沸腾地给骨干们回顾了当年创业的故事,表态要有足够的激励政策,但目标是什么呢?要求用三年时间业绩翻倍!
我想,在整个会场里面,也就他自己能因为这个目标而激动了吧。
试想一下,如果这样来设定“二次创业”的目标,即使有激励政策,和平时的绩效管理有什么区别呢?员工们只会感受到更大的压力而非动力,尤其是前两个问题回答欠佳的基础上,员工们对目标无感。
一家电子元器件贸易公司的年度总结会议上,老板问责销售部负责人为什么没有实现目标,这样如何能够实现公司“二次创业”的成功?
负责人忍住没吭声,会后他才跟公司另外一位合伙人吐槽说:“其实年初我就知道完成不了,目标太高了,资源又没有增加,完不成还要受罚,所以团队成员一开始就没劲了,但我们又不能反抗。”
“二次创业”并非借着概念来逼迫团队去挑战高目标,而是要有让树立共同的目标,让团队成员有参与感,发挥主人翁意识,从而爆发出极大的战斗力和创新力。
我们更希望看到有价值意义的高远目标的出现,再进行阶段性分解,一步步去做到,团队成员在成长也有成就感和收获。正如稻盛和夫创办京瓷时就致力于要做世界第一,然后从街道第一,做到地区第一,再到全国第一,最后才实现行业的世界第一,而做到第一的意义在于:希望通过技术的力量,努力解决全球所面临的各种社会课题,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二次创业”的提出是因为相比公司成立时,组织庞大了,人员构成复杂了,虽然业绩壮大许多甚至已经非常成功,但凝聚力和共识性却不断下滑,这就更需要一套系统,从愿景、文化、目标到管理机制、业务创新等方面去升级,让团队产生新的能量,如果仅仅是提升财务目标,是无法起到创业的效果的,因为那仅仅是老板的目标。
每个人虽然都在为自己的利益而奋斗,但同时也希望自己参与到更大价值的创造中,有着更高责任感和社会价值追求的企业会更能凝聚人心。
结尾
“二次创业”这个概念特别好,但老胡通过本文要提醒的是:它并不简单,而是一场从上至下的组织革命,是首先对创始人自我的批判和迭代升级。
还是那句老话:管理,首先是管理者自己的修炼。如果创始人没有做好自己投身“二次创业”的准备,没有高远的价值目标,没有让团队倾力参与的机制,就请不要轻易使用。
相关产品:
- 经理人参阅:人力资源管理
- 经理人参阅:人员管理
- 经理人参阅:企业战略管理
- 经理人参阅:企业文化建设
- 经理人参阅:企业管理实务
- 经理人参阅:创业管理学
- 经理人参阅:商业模式与商业思维
- 经理人参阅:团队管理
- 经理人参阅:情商与社交
- 经理人参阅:领导力提升
- 经理人参阅:市场营销
- 经理人参阅:项目管理
- 经理人参阅:精读MBA
- 经理人参阅:绩效管理
- 经理人参阅:销售与销售管理
- 经理人参阅:谈判
- 经理人参阅:有效沟通
- 经理人参阅:科学决策
- 经理人参阅:变革管理
- 经理人参阅:创新
- 经理人参阅:自我管理
- 经理人参阅:演讲与口才
- 经理人参阅:人才管理
- 经理人参阅:决胜职场
- 经理人参阅:财务基础
- 经理人参阅:精读德鲁克